金文作品 | 金文知识 | 加入收藏 金文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金文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金文转换器

当前位置:金文网 > 金文知识 >

以新出昔鸡簋为例说金文的解读

时间:2023-09-23 19:05:36 编辑:金文君 来源:金文网

2014年下半年,周原考古队在凤雏建筑遗址南侧的贺家村北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墓葬25座,其中M11保存完整,出土青铜器有鼎、簋、尊、觚、爵等16件,其中10件有铭文。《陕西金文集成》正式公布了遣批有铭文青铜器。其中出土两件被命名为昔鸡簋的青铜器格外引人注意。今天我们给大家详细解读这件昔鸡簋铭文。

陕西岐山贺家村北西区M11墓共出两件昔鸡簋,形制及铭文完全相同,器内底部铸铭文四行24字。器口微侈、窄沿方圆唇、束颈,下腹外鼓、腹外有对称的半环状耳、下有钩珥,平底、圈足微外侈。颈部和圈足中部饰以凸棱分隔边界弦纹,耳上端为圆雕牺首,上面饰有云纹。作器时间大致在西周中期以前康昭时期。铭文为:

王姒乎(呼)昔奚(鸡)害(御)艿姞于韩,韩侯宾用贝、马,敢扬王休,用乍(作)(尊)彝。

“姒”,是商周时期对地位尊贵的贵族女性的一种称呼。所以王姒”为姒姓王妃,周王后之称。“

呼用作动词,在这里有命令或主持之意。

“昔鸡”是作器者器主自名,昔氏为周大夫氏号,“鸡”为贵族私名。谢乃和先生说昔鸡是殷商遗民。 ”

害,原器铭从辶从害,有读为偪,训为会。我们比较赞成何景成先生将其读为“御”,训作迎娶之意。

“艿”字原器从茻从乃,或作“芿”,金文多见。“艿”为氏族名或地名,“姞”为女子之姓。“艿姞”为嫁到艿氏的姞姓女子。

韩,初封地近燕,韩都在今河北固安县,周幽王时迁徙至今山西芮城县,旧地被燕并。 《诗·大雅·韩奕序》:“《韩奕》,尹吉甫美宣王也。”毛传:“韩,姬姓之国也。后为晋所灭,故大夫韩氏以为邑名焉。还有学者释韩为燕,认为周代有姬姓燕国,又有姞姓燕国,昔鸡簋中的燕地与燕侯应是姞姓燕国,也就是文献中的南燕国,姞姓,昔鸡簋铭文中的国名及族姓皆与传世文献相吻合。燕侯为南燕国君。

韩下重文。宾,赐傧。韩侯宾用贝、马”,意思是韩侯礼赠昔鸡贝、马。其实就是相当于婆家来专程派人护送新媳妇过来,新郎家要送给送点礼物表示感谢。所以,这里的贝不是一般意义的贝壳,而是当时的钱。

敢扬王休,用作尊彝,这是金文常见的客套话,大意是说赞扬王的美德,因此作尊彝。

梳理完铭文的字义之后,我们人物关系。可以看出,姞应为韩侯娶的媳妇。铭文所说的主要内容是昔鸡受王妃之命,去护送艿姞到韩国的事情。所以从内容上看,这件器物的器物的制作人应该是昔鸡,因此而命名为昔鸡簋。因为昔鸡接到了王后的命令,为此事感到很光荣,同时又得到了韩国国君的馈赠,为了纪念这个事情,所以做了这件昔鸡簋。不过这里也存在解读的另一种可能。据《春秋》经传:

然则诸侯娶妇,必使卿出境迎迓,然后为礼。故桓公三年娶妇,公子翚如齐逆女;宣公元年娶妇,公子遂如齐逆女;成十四年娶妇,叔孙侨如如齐逆女。隐二年,鲁伯姬嫁于纪,纪使其卿裂襦来迎,故《传》云“卿为君逆”,尤可为证。(杨伯峻:《春秋左传注》)

如果按照这段文献的记载来看,铭文中所说的昔鸡,应该是韩国的派遣迎亲的使者,那这里边的王妃就不是指周王室的王妃,而是指韩王室的王妃。按照这段文献对应的来看,昔鸡的身份瞬间转变。虽然两者解读都有一定道理,但从西周青铜器的铭文特点和文献对读来看,说韩王派遣西去迎亲更有说服力。

参考文献:

周原考古队:《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2014—2015年的勘探与发掘》,《考古》2016年第7期。

黄益飞《略论昔鸡簋铭文》,《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3期。

何景成《新出昔鸡簋與甲骨文“害”字考释》,《青铜器与金文》2018年。

Copyright:2014-2023 金文转换器 www.9370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