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作品 | 金文知识 | 加入收藏 金文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金文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金文转换器

当前位置:金文网 > 金文知识 >

一起来学历史文化常识:金文何以称“钟鼎文”?

时间:2023-09-23 18:41:47 编辑:金文君 来源:金文网

金文又叫钟鼎文,是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古代“金”可以指铜。但为什么又以“钟鼎”为名呢?

“钟鼎”连称,古已有之。《墨子·鲁问》:“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自古帝王,褒崇勋德,既勒铭于钟鼎,又图形于丹青。”“丹青”指画。又作“鼎钟”。《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身虽屠裂,而功铭著于鼎钟,名称垂于竹帛。”“竹帛”,指史书。达贵之家往往列鼎击钟奏乐而食,今有成语“钟鸣鼎食”。

品种繁多的青铜器,最主要、最有代表性者确是钟鼎二物。

古代铜器大别为礼器与乐器。所谓“立于礼,成于乐”(《论语·述而》),礼乐相成。鼎是礼器之首。鼎大都是圆形,三足两耳;也有四足的方鼎。最大的鼎正是商后期的后母戊方鼎(司母戊方鼎),重875公斤。鼎口立两耳,便于用鼎钩钩起。鼎主要作盛食器,用于盛鱼肉,调以五味;其次也可作烹煮器。鼎可区别尊卑等级。按礼制鼎都成组而列,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庶民则不可用鼎。相传禹收九州之铜铸为九鼎,后就以鼎为传国的重器。灭国者,毁宗庙,迁重器,鼎是重器之首。帝王之业为“鼎业”。谋图王位称“问鼎”。建都建朝叫“定鼎”。鼎有三足,以喻三公重臣。“鼎席”“鼎司”都指三公。总之,鼎是统治权力、国家的象征,理当为青铜器的代表。

钟是乐器之首。钟由商代的乐器铙发展而来。铙像铃而大,无舌,有柄,使用时铙口朝上,用槌击口。而钟是中空,口朝下,外面有许多凸出的“枚”,用木槌撞击,所击部位在钟唇上面,叫“隧”。钟有三种形制,一是甬钟,顶有筒形的柄,叫“甬”,倒悬在钟架虞虡上。二是钮钟,顶无甬,而有半圆形的钮。三是镈钟,平口(其他两种是弧形口)。后两种平悬在钟架上。若是大小相次分组悬挂称编钟。今发现的最大编钟是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物,有钮钟十九件,甬钟四十五件,加镈钟一件,分三层八组悬在钟架上,其音质优美,音域达到五个八度,中音区两个八度构成了完整的半音阶,上有二千八百字的乐律铭文。钟可以铭功,《左传·襄公十九年》:“季武子以所得于齐之兵,作林钟,而铭鲁功焉。”(“兵”,兵器。)可以进食伴奏。《哀公十四年》:“左师每食击钟,闻钟声,公曰:‘夫子将食。’既食,又奏。”用于军旅。《庄公二十九年》:“凡师,有钟鼓曰伐。”无论从钟的规模、作用看,钟也是青铜器中的重要大器。

说明:本文来源于黄金贵、黄鸿初著《古代文化常识》。

Copyright:2014-2023 金文转换器 www.9370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