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作品 | 金文知识 | 加入收藏 金文转换器软件可转换多种金文在线预览 网页版 V2.0
金文转换器

当前位置:金文网 > 金文知识 >

金文:继甲骨文出现的一种汉字

时间:2023-10-02 23:19:16 编辑:金文君 来源:金文网

金文是指希望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钟鼎文,是继甲骨文出现的一种汉字书体。商周是青铜器盛行的时代,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做“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钏鼎上的字数为最多,所以又叫做“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起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现已发现的金文的字数,据容庚的《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有2420个。

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 ,所记内容也各不相同。其主要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如著名的毛公鼎有497个字,记事涉及面很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

金文与甲骨文相比,其字体特点是不同的。甲骨文笔道细,直笔多,转折处多;而金文笑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金文早在汉代就已不断出土并为学者所研究。金文是研究西周、春秋、战国文字的主要资料,也是研究先秦历史的珍贵资料。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的金文,其后继续演进。

金文的全盛时期为周,西周金文趋于端整雄浑,是金文的黄金时代;东周则因列国割据而使金文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色。

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周成王时才产生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到了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演成方格之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正典雅之颂鼎、典雅整赡之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之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之代表。

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大致分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实行文字规范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做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深化的一部分。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古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之杰作。

Copyright:2014-2023 金文转换器 www.93702.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